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多人对于狮子林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假山迷宫和佛教寺院的层面上。但其实狮子林的历史远比你想象的有意义。这期我们就来聊聊狮子林的前世今生。
狮子林原本是禅宗庭园,所以要理解狮子林,就得先聊聊禅宗。禅宗经过了魏晋和隋唐的发展,到了宋朝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汉化,并且高度和文人阶层绑定。
这时出现了两种方式,简单来说你自己山里找个地方清修的叫做“山居禅”;为统治阶级提供祈愿服务的叫做“官寺禅”。从本质说和文人既要当官又想归隐的愿望是一致的。
所以宋朝之后的禅宗就开始将原本刻板无趣的寺庙庭院改造为类似文人园林的空间。以帮助寺院提升知名度和僧人们的自身修养。
这些庭院虽然在中国已经很少能够见到,在但日本还保留了很多。我们以龙安寺和西芳寺来举例,庭院中既有举行宗教仪式的寺院序列,还增加了一内一外两种庭院,内部的庭院大多是枯山水为了修炼时凝聚精神,外部是环游式的庭园可以在自然中悟道。
龙安寺和西芳寺庭院
南宋灭亡后,元朝是少数名族统治汉族。宗教当然也不例外,当时就有很多僧侣为了恪守佛之教诲和个人节操流亡海外。但其中有一个牛人,还在天目山一代坚持行禅游说(游击战),他就是元代的禅宗高僧——中峰明本。
他的影响力遍及朝鲜、越南、日本,就连蒙古皇帝也对他很尊敬,很多僧侣跨海而来拜中峰为师,留学僧高达70余人。他从24岁开始就一直在天目山传经。
据说他在天目山所居住的地方叫做狮子岩,大概长这样。这应该就是狮子林名字的真实由来。
有两位僧人继承了中峰晚年的遗志,一人是日本留学僧业海本净;一位就是狮子林的创立者天如惟则。而这位天如禅师就是我们狮子林的第一代园主。
这时已经是元朝末期了,天如禅师在看到元朝衰微后走出天目山,应弟子邀请在苏州营建了狮子林。元朝对于汉民族的监视一直存在,所以天如禅师来苏州与其说是传教,不如说是用禅宗安抚那些苦不堪言的汉族民众。
重建汉民族国家,首先要把人的心凝聚在一起。所以狮子林从开始建造就是给市民一个自由聚会和交流的空间。
天如和苏州当地的文人一起在狮子林北侧的空地上营建了庭园。这里曾是宋代庭园的旧址,这座庭园随之就成为了苏州文人和市民游玩的好去处,还经常举行文人雅集和曲水之宴。
有学者认为:狮子林蕴含着复兴汉民族国家的悲壮愿望。
不仅如此作为一起规划建造狮子林的另一位大画家倪瓒也是狮子林反抗元朝的精神领袖。
倪瓒是一位奇人,留下了很多奇闻异事,其中就有他对于元朝的厌恶。他出生于无锡,家境优渥,一直过着优雅从容的文人生活,但因为不满元朝的统治,他没有办法做官,曾经写诗感叹这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
相传有一年他接收到了元朝衙门催缴税赋的通知,一下感觉受到了羞辱丧失了理智,当场就把全部家产散给亲友,自己跑到太湖一带过起了放浪形骸、清贫乐道的生活。
所以在他的画中你能感到那种孤独和寒寂,他的画就表达了他的人格和性情。据说他当时在江南地区名气一度很大,很多汉人把他当做精神偶像,大户人家收藏一幅倪瓒的画成为了家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倪瓒元代影响后世最大的文人画家,他惜墨如金画风简洁空灵。在故去之前73岁重游时画下《狮子林图》。这时已经是明朝初年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幅图就是送给汉人再次当家做主的贺礼。
但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水庭院不同,倪瓒的这幅《狮子林图》整体布局朴素至极,没有四面厅、没有亭台楼阁、甚至连水都没有。在水路纵横的苏州做一个旱园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日本学者陈舜臣在《中国画人传》中就推测这应该是暗示着江南民众对于汉民族国家复兴的渴望。
狮子林抗元兴汉的证据还能在园林中的诸多景点找到印证。
在狮子林的南侧游廊中设有一处文天祥诗碑亭。文天祥是谁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小学我们就全文背诵过他的爱国诗篇《过零丁洋》,其中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得更是铿锵有力。
他在南宋受命和蒙古谈判,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元朝建立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在狮子林北侧有一个皇家样式的亭子名为“真趣亭”。是乾隆三下江南时所建。地方官将“真趣”亭名,按皇家要求制成金匾,据说“真趣”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据史书记载康熙乾隆都在狮子林中留下墨宝,尤其是乾隆曾经六次踏进狮子林的大门。并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建狮子林,可见他对于狮子林的喜欢。
避暑山庄的文园狮子林
但我们再往深一层次想,为什么汉族会反抗元朝,但却不那么排斥清朝?
元朝当时并没有积极接受汉化,相反对汉族人一度采取高压政策。在元朝的等级制度中,蒙古人排第一,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第四。在这种高压的等级制度下也诞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律法。
比如蒙古人对汉人实施"初夜权",导致很多汉人摔头胎,强制收缴汉人的武器,就连菜刀都实行“十户一菜刀”的离谱政策。
而反观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的教训,知道自己文化的不足所以积极接受汉化,康熙还多次拜谒孔庙,一方面是为了赢取天下士人的人心归附,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族文化制度的推崇。
这里我并不是说清朝统治者有多么深明大义,但至少在面子上和形式上做足了功课。所以清朝皇帝尤其是乾隆不可能不知道狮子林是什么地方,他来这里其实也是表现自己对于一个汉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所做的宣传。
狮子林其实在元明清就是一个汉族的精神图腾,它从建立第一天起就不只是闭门念经的寺庙,而是一个汉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现在你明白了吧,狮子林不仅有假山湖石、贝氏祠堂那么简单,它的意义远不是一个好看的园林那么简单。
这期就先聊到这,更多园林故事和景观知识,请关注蚂蚁景观,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